GoogleChrome的重大更新旨在提供更好的广告效果

大家应该知道,在浏览器领域,谷歌主导的Chrome系列完全处于垄断地位。
这加起来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使Google的浏览器成为事实上的标准。

可以说,只要顶住舆论压力,谷歌甚至可以自己决定一项技术的生死。
这种能力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当与谷歌的其他业务结合起来时,它就变得有点微妙了。
我说的是你,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商,也是谷歌收入的主要贡献者——谷歌广告。
2022年,谷歌的广告业务将贡献这家万亿美元巨头超过80%的收入。

但谁都知道,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即便是“欣欣向荣”的广告业务也只能“苟活”。

为了挽救收入危机,谷歌的决定是:如果用户再受苦,他们就会责怪浏览器部门。
过去五年来,谷歌提出了四项被普遍认为对其广告业务有利的提案,其中两项出现在Chrome正式版中。
其中,最直接、最著名的就是“新一代”浏览器插件的核心标准ManifestV3。
整个故事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表面上是技术优化,背后全是商业。

确实如此。每天在电脑上使用浏览器的人都知道,无论是GoogleChrome还是Firefox,都有强大的插件系统。
您可以使用插件来实现各种功能,例如使用手势操作浏览器、添加快捷功能以及深度定制浏览器的外观。。。
当然,最实用的还是屏蔽广告。

但所有操作都离不开Goog??le开发的插件接口ManifestV2。
谷歌几年前就提出将这个核心标准从V2更新到V3。
Google当时给出的理由非常充分:ManifestV2不安全、权限控制太严格、性能不够好。。。
听起来很海狸。
但当具体的V3标准出来后,大家就会看到WOC:新版本的ManifestV3要求广告拦截插件最多可以有30000条规则。
但您可能不知道,即使是最简单的广告拦截插件也需要至少30万条规则,这是限制的十倍!

当时,有人立即怀疑谷歌更新插件标准只是为了对广告拦截插件进行尝试。
毕竟相比V2,V3在其他方面不一定有实质性的提升,但说到广告拦截,却是直出根子。
你说没有针对性,但没人相信!
除了利用广告拦截插件外,新插件的底层还阻止开发人员出于安全和隐私原因配置自己的服务器来收集用户数据。
按理来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封锁开发者建立的数据收集渠道的目的是为了迫使大家使用谷歌数据收集器,这是没有道理的!

正是因为各界的强烈抗议,ManifestV3取代V2的时间表被推至2019年至2020年,并因疫情多次推迟至2023年。
最后,谷歌去年底宣布暂停ManifestV3更新计划,并且首次没有提供推迟的时间表。
简而言之,谷歌很害怕。
谷歌可能不会强制终止对现有V2插件的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其他意图。

如果说ManifestV3太过简单,已经被大多数人直接看到,所以无法实施,那么谷歌这两年的动作就隐秘得多了。
其中,该公司历经重重波折,最终克服反对,进入正式版“隐私沙盒”。

你可能会好奇,这件事听起来很积极,但为什么它得到了这么多差评呢?
这还得从远古说起。
在本世纪初的狂野岁月里,网站和广告联盟可以通过用户难以察觉的技术手段,几乎不受限制地跨网站追踪用户。
广告商可以利用广告联盟和网站的跟踪记录来了解用户最近浏览过哪些网站、对什么感兴趣、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然后将带来最佳点击的广告推送给用户——这只是用户追踪的目的之一,我们不会去涉及其他用途~
但以上是过去的情况。现在,随着浏览器功能的成熟,现代网站想要毫无意义地追踪用户已经变得非常困难。每个浏览器甚至都提供了一个时间表来关闭最后一种毫无意义的跟踪手段。

于是谷歌率先创建了隐私盒子,名字听起来是个好东西,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框架,用来恢复一个可以在跟踪方法失效之前向用户推荐相关广告的框??架。
至于为什么一个收集用户信息来推送广告的框架被称为“隐私沙盒”,也许是因为它确实比原始的野生跟踪方法更“私密”。

谷歌“隐私沙盒”计划经历了两次点,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起初,这个“隐私沙箱”是基于一种名为“FLoC”的机制。

该机制总结了您过去一周的浏览器活动,并使用特殊的算法生成一个数字。
该算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确保具有相似活动的用户之间的数字非常接近。
因此,通过比较生成的数字,可以将用户分为具有相似行为的人群,以便投放有针对性的广告。
然而,这个计划甚至没有受到舆论的压力。大大小小的谷歌同行广告联盟已经纷纷加入其中。
也就是说,假设一种情况:
经常访问B站的用户根据自己的行为计算出数字1111;经常访问知乎的用户根据他们的行为计算出2222。
然而,广告商如何知道以1111为代表的用户经常访问B站呢?

在这个解决方案中,广告商必须有其他“大数据”来源来确定分组数字1111和2222的含义以及它们背后的用户兴趣是什么。
这种大数据分析能力对于全球成千上万的小广告商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FLoC解决方案只能服务于具有大数据分析能力的顶级公司,例如Google本身。
因此,可以说它面临的阻力远高于ManifestV3。
不到一年,FLoC版本的隐私沙箱就被谷歌宣布放弃。

相反,有“TopicsAPI”解决方案。
在此版本中,您可以将PrivacySandbox视为为广告商完成大数据分析。
隐私沙箱根据用户的行为分析用户的偏好后,会直接在浏览器中为用户附加各种标签;
每当广告商想要投放广告时,PrivacySandbox就会随机投入更多标签,供广告商投放“更相关的广告”。

例如,将经常观看PGCE视频的用户标记为“学习”(而不是“大学生”),将经常上GitHub的用户标记为“编程”,将经常上网看小说的用户标记为“在线阅读”“标签。。。
此外,每次网页上的广告访问TopicAPI隐私沙箱时,只会随机吐出一两个标签,以避免暴露用户的完整兴趣偏好档案。
理论上,该解决方案可以向正确的用户投放正确的广告,而无需跟踪他们。
而且显然更安全。
这一计划恐怕不会遭到广告界的反对,因为经过一年的快速测试,目前已经进入谷歌Chrome正式版。

然而,互联网标准组织W3C、火狐浏览器开发商Mozilla基金会等行业专家却直接指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TopicAPI每次只吐出一两个标签,但不限制网页广告访问次数!(其实是有的,只是太容易避免了)
只要网络广告商继续访问TopicAPI隐私沙箱并要求浏览器提供用户兴趣标签,他们最终仍然能够获得所有用户的兴趣和爱好档案!
这从根本上违背了隐私沙箱表面所表述的初衷。

W3C因此断然拒绝将“隐私沙箱”系统作为标准,而Firefox也表示绝不会效仿。
就连基于Chromium浏览器项目但一向提倡隐私的Brave浏览器也表示将从其代码中删除与隐私沙箱相关的模块。

不过,仅靠这些公司的抵制或许不会产生太大效果:谷歌Chrome在最新的正式版本中集成了隐私沙箱,而拥有大量用户的微软Edge浏览器也没有反对。
说实话,这件事可有点无望了。除了更换浏览器之外,我们没有其他好办法来反击。
也许隐私沙箱的成功让谷歌看到了它的“力量”。最近,谷歌悄然提出了一个新提案:环境完整性接口(EnvironmentIntegrityInterface)。
通过这个接口,网站可以获知运行浏览器的“环境信息”,比如运行浏览器的计算机是否是虚拟机、是否已root、浏览历史记录是否看起来像真人等。。。
从表面上看,谷歌表示,这个界面可以让网站快速判断用户是否是机器人,从而减少用户输入验证码的次数。

但没有提及的是,这个环境监测界面还可以检测浏览器中是否安装了广告拦截插件。
由于咕咕当年一直想着反对ManifestV3插件标准,所以我合理推断,这次只是为了醋,包一锅饺子而已。。。
这一次,Chrome阵营中的其他主要浏览器开发商仍然集体反对。
不过,微软Edge的态度却变得暧昧起来。。。

虽然EnvironmentalIntegrityAPI刚刚被提上议程,但我认为Google很可能会再次获胜。。。
总的来说,过去几年谷歌在浏览器方面做出的许多决定都是倒退的舆论声音很大。
从直接运营核心接口、屏蔽广告拦截插件,到大力推广单方面有利于广告主的“隐私沙箱”、“广告拦截检测接口”。。。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我对谷子的这一系列行为不予评论——有一天他做得太过分时,肯定会有监管部门对其进行打击。
但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我绝对建议大家卸载Chrome。如果我可以给任何人提供建议,那就只有一个——Firefox是世界上最好的!互联网精神永存!
但当然,Firefox兼容性有时并不是很好,如果不想牺牲太多体验,像Vivaldi、Brave这样与Chrome浏览器同源的浏览器也是不错的选择。
即使监控没有惩罚它,我认为当谷歌意识到一些Chrome浏览器用户群已经流失时,它也会有所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