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雷还记得,今年1月份,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Pro上透露了一些新的、意想不到的事情。
也就是说,微信正在开发自己的输入法。
我想大家都很困惑:输入法市场已经被各大厂商瓜分了。
排名前三的输入法:搜狗、科大讯飞、百度仅占据手机输入法96%的市场份额。
如果微信创建一个输入法只是为了分一杯羹,那么很可能连一阵风都不吹就会消亡。

不过,据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介绍,微信的进入方式并不是为了与同行竞争。
因为很多微信用户过去抱怨说,在微信上聊天后,就在其他应用程序中看到了一些东西。
长期以来,大家都抱有“微信出卖隐私”的错觉。
这让微信非常沮丧。毕竟,第三方输入法过度收集用户隐私才是导致大数据精准推送的“罪魁祸首”。

由于保护用户隐私、强化微信自身生态的需要,微信的输入法就来了。
今年上半年,微信曾推送过输入法的内部灰度测试,但小雷当时问了很多朋友,没有一个是内测用户……
这说明当时内测的范围很小,是小众的狂欢。

11月到来的时候,小雷在网上看到微信最近启动了输入法第二轮内测。
您可以进入微信【我的→设置→插件】界面查看。
如果显示微信键盘,说明你已经有幸“灰度”了。
至于小雷,他还是那个倒霉的,当他打开插件时,界面一片空白。
不过,作为广州最能干的男人之一,肖雷还是找到了强行打开的办法。

强制开通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需要root的安卓手机,二是确保微信是最新的官方版本。
满足前面的条件后,我们下载一个名为“MyAndroidTools”的App。
切换到应用侧边栏的【服务】界面,然后搜索“微信”进入微信服务列表。
继续在服务列表中搜索“hld”,您将找到服务“WxHldService”。

启动服务并重启微信后,插件中应该会出现【微信键盘】。
看来微信早就把输入法集成到app里了,只是单纯的压制,不放出来给大家使用。
与其深究原因,不如跟随小雷的脚步,看看这款微信键盘到底能带来什么。

从这里可以看到,微信键盘和市面上的一些主流输入法一样,分为两种模式。

一种是全体验模式,我们输入的部分数据会上传到云端进行大数据计算。
说白了,它为我们提供了自定义云词汇、云关联等功能。
例如,小雷输入一个单词,输入法就会根据云词典自动关联并显示后面的单词。
虽然可能无法准确猜测我们的想法,但大多数时候,云端的词汇和联想可以提供良好的输入体验。

如果小雷经常输入与英雄联盟相关的词语,输入法也会将这些词语上传到云端进行分析。
那么云词典就会认为小雷应该是一名LoL玩家,在打字的时候,会更倾向于联想到英雄联盟相关的词汇。

这样看来,激活全输入法模式不是更好玩吗?
事实上,有了云词典和云联想支持的输入法,我们的输入体验就会得到充分的满足。
然而,在当今的互联网环境中,隐私和便利无法兼得。不少网友担心输入法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导致隐私泄露。
所以微信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模式:隐私保护模式。

这种模式很容易理解:一旦激活,输入的数据将不会上传到云端。
我们在微信聊天时输入的词语永远不会被大数据知道。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的情况:互联网是互联的。即使输入法不泄露隐私,也不排除某些应用在后台做坏事。

小雷首先选择了“全体验模式”,看看这款厚眼微信键盘与传统输入法相比有何突出之处。
首先,微信键盘也有两种布局:九方格和全键盘布局。小雷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了全键盘。
乍一看,整个输入界面干净整洁,但是有股果香,其实有点浓。

从功能上来说也算是“极简”吧,毕竟它真的只有书写功能……
没有剪贴板、表情符号、简繁体切换等功能,让从QQ输入法转过来的小雷觉得很难用。

还有哦,可能是因为第一次使用微信键盘,这个输入法却无法得到小雷想要输入的内容。
比如我输入“yxlm”,如果是搜狗或者QQ之类的输入法,《英雄联盟》肯定会排名靠前。
然而,在微信键盘上的整个候选词页面上,没有一个与“英雄联盟”四个字相关的词。直到我又登录了几次,我才成功地将内存“植入”到了微信键盘上。

有害,至少说明微信键盘还是有学习和记录能力的,比我之前体验过的小易输入法内测版要好很多。
正当小雷以为功能贫乏的微信键盘可能缺乏“模糊输入”时,却给了小雷另一个惊喜。

虽然没有切换现象,但“模糊输入”默认是开启的。
例如,当小雷输入haosuai时,正常情况下,输入法的实际候选词不应该“那么有吸引力”。
毕竟,帅就是扬起舌头“嘘”的意思。如果没有模糊输入功能,“帅”字肯定写不出来。
至于所谓“隐私保护”的模式,改变后界面并没有改变,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离线版的微信输入法。

经历过这件事后,小雷可以谈谈对微信键盘的一些看法和感受。
虽然微信键盘可以用来在其他应用程序中打字,但它并不是为了与其他传统输入法竞争而设计的,因为它的功能过于简陋。
移动互联网时代,输入法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因此,云联想、表情图绘制、中英翻译、自动纠错等功能成为主流输入法的必备功能。
但微信键盘基本上除了输入功能什么都没有。

此外,微信键盘在线性电机适配、输入习惯等细节方面还需要优化。
至于微信为什么需要开发自己的输入法,肖雷之前也提到过,部分是为了保护用户隐私,避免用户因信息泄露而自责。
另外一部分就是给微信生态添加一些内容,反正我们什么都有,多点微信键盘也没什么坏处。
即使微信键盘最终并不完整,比如没有人使用,或者还没到公测阶段就被取消,也是合理的。

毕竟,“隐私保护模式”是在各种输入法中实现的。
例如,腾讯的QQ输入法有一个基本的书写模式,激活时不会收集任何数据。
MIUI中也有相应的私密输入模式。一旦激活,所有数据都会在本地处理和存储。

说白了,其他输入法不仅有隐私模式,而且比微信键盘有更好的功能。
小雷亲自体验后,就没有继续使用的兴趣了……
输入法之所以推出单独的“隐私保护”模式,小雷认为,与用户越来越重视隐私有很大关系。

虽然隐私和便利不能兼得,但这里需要平衡。
用户视而不见,用适量的个人信息换取更精准的入云功能。
输入法利用用户数据在云端创建词汇库,并利用算法分析热门词汇并发送给输入法用户。
这就是所谓的双赢。
但目前的情况是,输入法走得太远,过多的隐私收集已经成为日常工作。

即使正式下架整改,用不了多久,同样的错误还会再次犯下,这就是“不忘初心”的表现。
大家都可以理解,输入法货币化很难,但是我们不能用我们的隐私来赚钱……
最后,拥有Android手机并已root的朋友可以到小雷蜂鸣领取。